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
首頁
關於我們
最新消息
共融劇場計畫
藝術共創平台
歷年作品
莫砌好好
聯絡我們
匯聚青年藝術家與聽障演員共同創作的共融劇場平台!
莫比斯自2021年開啟「大象飛過我的耳朵」聽障劇場共融計畫,2022年引進歐美行之有年的「劇場視形傳譯Performing Art Interpretation」,不僅讓聽障表演者有機會接觸劇場,也讓青年創作者開啟新視角重新思考劇場的意義,實驗創作聽覺轉譯的各種可能,重新定義「聲音」。
2023年莫比斯成立「Co-create 非聽覺劇場創作實驗室」以「共創、實驗、多樣性」為精神。邀請青年創作者與聾人聽障朋友共同創作,以「一年孵育、兩年熟成」的創作時間軸,透過「交流美學」探索共創者彼此文化的世界觀,促進真正有意義的對話,將共融精神展現在「實踐中」,並對社會與藝術的本質提出質疑,在劇場中以共融展現一種流動的、開放的力量,讓不同文化、背景的人能在同一空間內自由對話。
莫比斯共融劇場相關計畫參考網頁:
https://reurl.cc/qnlyQg
3
月3日至4月2日 強力徵件,在童話的邊界中,拾起未竟的光
童話從來不是靜止的,在流傳之中,被改寫、遺忘,或被重新訴說。有些故事成為經典,有些細節則消失於時間的縫隙,那是我們小時候第一次聆聽童話,認識世界的開始。
我們從小聆聽的童話「很久很久以前......」是否太直線化、結構化地調單一敘事?真正的故事應該是開放的,能夠保有口述的流動性,在不同經驗間流動、對話與延續,讓細節重新看見/被看見。
或者,童話作為一種文本,是否還有被重新拆解的可能,在既有的框架中鬆動?找到隱藏其中的矛盾、衝突、妥協?會不會發現那些習以為常的價值觀,其實並不唯一。
又或者,很久以來,故事總透過人為中心的視角被搭建起來,但,故事一定只能由人來說嗎?如果我們將視角翻轉,會不會發現更多敘事的可能?例如:故事中那隻沈默的鯨魚?爬上尖塔的藤蔓?或者,是感官本身放大、再放大,成為故事的敘事者。
這次,我們以「童話邊界」為創作主題,嘗試解構並探索「童話」的一百種敘事方式,將童話中「未說出口」的部分帶進創作,讓故事不再只是被複製,而是能被重新想像、重新創造。透過創作者們來以不同的方式和聾人朋友一起打開童話的邊界,點起那盞未竟之光。
「Co-create 非聽覺劇場創作實驗室」
會提供什麼?
經費提供
:每組將提供創作經費20,000元,含聽障表演者費用
創作協力
:
共融劇場經驗分享及創作陪伴諮詢
三堂創作者與聽障表演者共融工作坊
部分發展過程手語翻譯人員協助
計畫主持人黃子翎與劇場資深創作者李銘宸擔任創作陪伴
場地協力
:創作期間提供莫比斯排練場至少七個時段免費使用
技術協力
:演出呈現舞台、燈光、音響及技術人員協力
行政協力
:作品階段呈現行政、製作及宣傳協力
攝錄影協力:
作品階段呈現攝影、錄影協力
徵件資格
18 - 40歲 (含) 臺灣籍青年
不限創作領域,鼓勵創新與跨界,並對共融劇場有興趣者
徵件辦法
徵件時間3月3日 (一) 至4月2日 (三) 17:30止,以填寫google表單上傳時間為準。
依照表單內容依序填妥徵件
報名表單
。
4月7日 (一)
莫比斯粉絲專頁
公布錄選創作者名單。
徵件入選說明
本次計畫預計入選正取三位、備取一位。
入選創作者需全程參與三場共融工作坊以及一場階段呈現。
共融工作坊需請創作者準備一場與聽障朋友共同參與30分鐘共融工作坊。共融工作坊預計6月至7月間辦理,共計兩場。
創作者將會由莫比斯協助媒合聽障創作夥伴一名,一起進行交流、共創
階段呈現需足15分鐘,並配合當周劇場週行程及演後座談。
階段呈現於8月1日 (五) 19:30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舉辦,共計1場。
計畫時程
3月3日 - 4月2日 創作計畫收件
4月3日 - 4月6日 計劃書審核
5月7日 入選名單公布
6月至7月 共融工作坊及創作期
8
月 作品階段性呈現
本單位保留活動內容與時程變更之最終權利。
若有任何疑問,歡迎聯繫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。
02-29601410
[email protected]
首頁
關於我們
最新消息
共融劇場計畫
藝術共創平台
歷年作品
莫砌好好
聯絡我們